首页 > 专题 > 生态威海 > 威海:水清岸绿白鹭飞

威海:水清岸绿白鹭飞

千公里海岸线,蜿蜒旖旎;500多条河流,潺潺而行;426个湖泊,波澜不兴……水是城市的眼睛,因为有了它们,威海之美更显得妩媚而灵动。

在打造生态威海过程中,我市切实加强水系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大力实施“蓝色海湾”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不断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临水而观,碧波轻荡似明眸善睐,鸥鹭翩飞如诗如画。

蓝色海湾展美颜

“威海的海真是太美了,尤其是国际海水浴场的水非常干净,远远胜于很多地方的海水浴场。”8月中旬,率团来威访问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市长索科洛夫·亚·尼由衷地赞叹到。

他的感慨有权威检测为证。8月8日,新华社对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7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公报》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对27个海水浴场的监测显示,水质优良比例为95.3%。在6至9月的监测中,水质优、良比例均同比出现下降。其中,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和三亚亚龙湾浴场监测水质均为优。”

如今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并非一枝独秀。随着岸线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千里海岸线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海水浴场,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市民游客亲海戏海的乐园。

这个夏天,去年刚投入使用的东部滨海新城逍遥湾国际海水浴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流连玩乐。清澈的海水、软绵的沙滩、完善的配套,使其拥有了不少“粉丝”。

逍遥湾国际海水浴场的建成,是我市实施“蓝色海湾”修复工程的成果。通过实施海域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对逍遥港海域及逍遥河河口湿地、绿地进行建设,恢复自然岸线。恢复湿地面积共计999.6亩,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采用水系疏浚、植物修复、岸滩修复等措施对湿地水体进行净化,保护水质。通过拆除近岸附着物及构筑物,恢复海域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实现退堤还海、退养还滩。同时,加大陆域垃圾入海防控力度,从根源上杜绝海域海水污染发生的可能。

海是威海最靓丽的名片。我市坚持把海洋环境生态修复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争取资金,重点对辖区内海域海岛海岸带及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整治修复,有效推进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建立完善了包括57个项目在内的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库,累计实施了“蓝色海湾”等48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近30亿元,修复受损岸线75公里、沙滩100万平方米、湿地1万多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清除淤泥200万立方米,清理垃圾140万立方米,整治危岩体25处,投放藻礁2万立方米,移植海藻近百万株,进一步改善了全市海洋生态环境,提高了千里海岸线的颜值水平。

河流清清成美景

环翠区羊亭河公园内,碧水清波、荷花映日;文登区母猪河畔芦苇摩挲、水清见底;荣成市车道河内,河清岸绿、白鹭翩翩……近年来,我市陆续对全市河道和水库进行造林绿化与生态治理,一条条河流蜕变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文登区母猪河流域综合治理西寨湿地工程是今年实施的生态工程之一。因为附近有一处污水处理厂,改造过程中采用“潜流+表流”人工湿地模式,既发展景观设施,把原有荒地进行利用,又对排入母猪河的污水做进一步净化,实现了一举两得。建成后,这座人工湿地每日将处理达标废水5万立方米,同时也将作为景观对外开放,在改善流域生态、保证水质达标的同时,打造一条绿色的植物生态廊道,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既要“治河”,也要“管河、护河”。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河长制”,通过立体巡河、智慧管控等举措,实现了河道管理制度化、保洁标准化、覆盖全域化、督查常态化、责任精细化、保障一体化。河长制实现了河长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常态。

在成功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今年7月,我市在所有水库、重点塘坝、内陆湿地和未纳入湾长制管理的沿海湖泊全面实行湖长制,全市426个湖泊,落实市、县、镇、村四级湖长共932名。

去年,市水利局以环保突出问题攻坚为契机,对全市所辖河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排查,大力开展“清河清库”行动及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累计排查整改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597处。今年2月份,又编制印发了《威海市2018年“清河清库行动回头看”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全面排查梳理新的问题,建立台账,9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出台了《威海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对全市入河排污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清单,按照“一口一策、一口一档、一口一标识”的要求,分类提出处置措施。

全力守护水源地

清冽的河水顺着山势、绕着村庄、漫过花岗岩河床跌宕而下,形成一道道飞瀑,因此收获了“小三峡”之美誉。这是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特有的景致。

流过村庄的尚山河是乳山河发源地之一,河流下游就是一座水库,河流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村民的饮水健康。

去年夏天,一场针对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工程正式打响。清淤泥、除杂草、严控生活污水、设立巡查员日日巡视……尚山河恢复了清澈模样,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态景观。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直接关系到饮水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我市现有水源地9个,其中地级水源地3个、县级水源地6个。多年来,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我市坚持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去年11月1日起,《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威海市关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对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有水污染隐患的建设项目制定了处罚标准。今年又出台《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环保局、市水利局联合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消除各类隐患,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根据《方案》,我市确定了全面摸底排查、实施清理整治、逐一核查销号的整治工作思路,在实施中借助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并且对完成水源地矢量边界信息制作及有关基础资料的汇总整理,完善水源地基础信息档案。同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把专项行动与水源地日常管理、环境风险防范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防止已整改问题死灰复燃。
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中,乳山市龙角山水库保护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取水口外500米的范围成为一级保护区,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监控。而在一级保护区外方圆3000米范围的二级保护区内,污染企业也已全部搬迁或关闭。

在文登区龙山街道金岭屯村,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污水收集提升泵站投入使用,收集全村生活污水,并将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金岭屯村生活面源污染排查并完成整改,是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实现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特别是加强水源地和旅游村等重要地区的污水治理。《意见》指出,到2020年,所有镇驻地和农村新型社区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以上。

错误报告  分享到: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