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临港区 > 最新动态 > 正文

核心价值·旗领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以文化人,共建社区“文化圈”
2025-09-12 16:15:11   来源:   

在社区书院感受文字之美、阅读之乐;在社区活动室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社区公益课堂挥毫泼墨、非遗制作、国粹传唱……这些,都是临港区草庙子镇各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草庙子镇立足各社区特色,结合居民文化需求,不断优化文化社区服务圈,开文化社区的真正主体是居民。为此,临港区草庙子镇将文化社区建设的工作核心由“代劳”向“赋能”转化。积极发掘和培育社区内的“非遗手艺人”、“文化传承人”等骨干力量,鼓励居民从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传播者。

居民参与,让文化认同“强起来”

在天亿社区,“文房四宝”在所有文化活动中备受推崇,不仅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亮相”,还走进社区公益课堂。

为进一步激发居民对文化的认同感,社区创新服务形式,将常规课程升级为文墨鉴赏,通过“培训+鉴赏”模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居民主动参与进来,文化志愿者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幅幅飘逸洒脱、苍劲有力的作品跃然纸上,现如今,每月的书法课堂成为天亿社区被受追捧的“文化课”,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势头不减。

开设课程,让文化内涵“强起来”

文化活动关键要丰富有内涵。为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内涵,草庙子镇聚焦居民需求,联动镇域内专业文化力量,赋能社区文化建设,激发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走进林泉社区文化书院,每周开展京剧、吕剧、舞蹈、声乐、器乐等多种公益课程,让居民生活有“文化味”。书法室内墨香四溢,老师执笔示范居民临摹静习,墨香间流淌着文化传承;国粹文化室内“京剧票友集结”“吕剧文化传承”如火如荼,让群众不出家门过足“戏瘾”;舞蹈教室则是跃动的海洋,伴随着明快节奏,男女老少舒展肢体,汗水与笑容交织成文化新场景。每一堂课程体系兼顾居民文化需求,让居民真正按兴趣“点单”,依热情参与。

文艺创作,让文明创建“强起来”

文化建设过程要落到实处。在草庙子镇,有一群穿梭于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银发力量”,他们由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把“烦心事”唱成“文明曲”,是流淌在各社区里的一股“文化清流”。

以马理玉、柳秀娟等人为主的文艺团队近年来作品不断。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这支活跃在群众中的“银发力量”发现居民对文艺创作情有独钟,结合农村、社区实际,将基层治理的道理通过作品创作出来,将居民的“烦心事”搬上舞台,改编成一个个原创快板、合唱歌曲、情景剧表演等,演出过程中和居民展开趣味互动,产生了《移风易俗听我讲》《老干部志愿服务做得好》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赢得居民一致好评。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明创建聚力赋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核心价值·旗领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厚植爱国情怀,强国复兴有我”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