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心公社 > 正文

雪中送炭!威海慈善救助遇困群众41.18万人次
2021-12-08 11:05:00   来源:威海传媒网   

12月1日,威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田宏耀,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任、威海市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王明源,介绍近年来威海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雪中送炭!威海慈善救助遇困群众41.18万人次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十三五”以来,威海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慈善款物7.73亿元,支出8.11亿元,救助遇困群众41.18万人次,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建设持续强化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9家,其中,市及各市区慈善总会9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8家,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慈善组织15家。

先后制定修改了《威海市慈善总会慈善资金管理办法》《威海市慈善总会企业个人冠名慈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工作制度,慈善款物接收及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切实打造透明阳光慈善。

募捐渠道日趋多元

“十三五”期间,全市“慈心一日捐”共募集捐款2.28亿元,成为威海善款的主要来源。全市共设立冠名慈善基金154个,基金总额8105.7万元,成为威海继“慈心一日捐”之后又一重要的善款来源。

威海市慈善总会创新建设集网站、微信于一体、公开透明的慈善信息化平台,新冠疫情以来接收捐款1611笔、共59.39万元,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的新途径。

慈善救助温暖民心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相继实施了助医、助学、关爱困难农民工等项目,助力70669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摆脱贫困,惠及180个省定贫困村和有扶贫任务的53个镇(街)。威海市慈善总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慈善表彰再开新局

今年以来,威海各级慈善组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款物1.07亿,支出9853.8万元,有效减轻了4.2万人次遇困群众的生活压力。

下一步,威海市民政局将组织开展好“情暖万家”、冠名慈善基金救助困难群众等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 相关链接

《山东省慈善条例》对个人求助作了哪些明确规定?

《山东省慈善条例》是我省制定的专门规范慈善组织、慈善活动及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个人求助作了明确规定。规定:个人为了解决本人或者家庭的特殊困难,可以向慈善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城乡社区组织求助,也可以向社会求助。求助人应当对提供的身份信息、具体求助事项等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事实骗取他人捐赠,不得以“慈善募捐”等名义募集款物。求助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等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信息发布平台应当健全审核机制,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发现求助人有虚构事实等违法行为的,应当停止提供服务,并向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报告,协助调查处理。

威海慈善大病救助申请正在进行中

慈善大病救助对象是威海户籍的因病致贫患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人口、一级残疾人(不含听力、言语残疾)家庭病患者,不设起步线,原则上对其当年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经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按实际自负部分的20%进行救助,最高救助3万元;第二类是其他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低保标准200%的因病致贫家庭病患者,原则上对当年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经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实际自负超过2万元的,按自负部分的20%进行救助,最高救助3万元;第三类是向威海各级慈善组织捐款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未列入以上救助范围,原则上对其当年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经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实际自负超过2万元的,可在不超过其捐款总额的前提下,按最高20%的标准给予救助。救助的具体标准,由各区市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目前,威海2021年度慈善大病救助方案刚刚出台,慈善大病救助资金从市和各区市慈善总会的善款中列支。市级计划支出善款200万元,由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重点救助全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等五类大病患者。各区市结合实际确定救助方案,对大病患者进行救助。慈善大病救助金力争在2022年1月25日前发放到位。患者可咨询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

此外,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对具有威海户籍、经山东省血友病诊疗中心确诊并确定治疗方案,按规定程序治疗的血友病患者进行救助。救助标准按血友病患者门诊及住院费用经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已加入中华慈善总会拜科奇Co-pay慈善项目的2-18周岁患者,再经中华慈善总会10%和山东省慈善总会每人每年最高3000元的资金援助)后的自负额核定。原则上,城乡低保家庭患者按自负部分90%救助;其他患者,视家庭困难程度、按其自负部分的20%至60%予以救助。最高救助不超过3万元。患者可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咨询。

威海贫困大学生救助有哪些政策?

威海已实现威海籍贫困大学生救助全覆盖,每年8月份举行救助活动。一是由迪尚集团出资,对参加威海当年高考,被列入当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国内普通高校录取(市直各普通高中高考新生以及被军校和部分师范类院校录取可以免交学费的除外)的低保家庭,单亲困难家庭,一、二级残疾人 (不含听力、言语残疾)家庭,脱贫人口,以及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00%以下或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新生,本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3000元,专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2000元。二是由三角集团出资,救助对象为具有威海市户籍的脱贫人口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在校本科生,救助标准为每人2000元。三是由威海国际公司出资,对威海农村户籍、市直高中以外的、家庭困难的高考本科新生实行大学期间全程资助,在校期间每人每年5000元,具体可咨询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梁美娜/文 毕钰晶/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威海市2021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方案
下一篇:威海市慈善事业交出爱心“成绩单”“十三五”以来共募集款物7.73亿元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