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威海新闻 > 正文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
2022-03-04 16:41:00   来源:威海传媒网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

目录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后记

 

一、前言

1. 媒体概况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组建于2002年1月,是威海市委、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业务范围负责运营市级广播电视系统国有资产,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播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发相关产业等。是一家拥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矩阵的复合型媒体集团,共有三套广播频率,五个电视频道,一张广播电视报,一个威海传媒网,数十个微信公众号和一个手机客户端,并与韩国媒体展开合作,是胶东半岛城市群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主流媒体之一。

2. 社会责任理念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始终坚持政治家办台、办新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深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报道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精致城市、促进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全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

二、政治责任

1. 政治方向

2021年,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促改革、助发展、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化舆论引导,传播主流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主流媒体的作为和担当,不断巩固和提升党媒的良好社会形象。

2021年,精心组织策划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宣传报道,紧盯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广播电视主要新闻栏目,开设10多个专栏,用基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实,全面展现党史学习教育的“威海经验”,累计播出相关报道260多条。其中,威海相关经验做法,先后16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要栏目播出。各频道频率围绕建党百年大密度播出了《永恒的精神》等公益广告333个,《永远跟党走,同唱一首歌》快闪作品113个,营造了热烈浓厚的宣传氛围。

2. 舆论引导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在提高新闻宣传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上狠下功夫,切实提升党媒的舆论引导能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和六中全会精神报道,激发热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推出系列述评和报道近30篇,有力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奋力前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两台新闻节目开设专栏,加大专题宣传力度,已发稿40多篇,推动全市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的宣传,有机衔接、热点不断。以《威海新闻》为主阵地,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双招双引”、精致城市建设等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陆续推出30多个重点专栏,累计发稿200多篇,为我市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凝心聚力。

典型报道多点发力、全面开花。开设《典型威海》等专栏7个,累计发稿400多篇,全面展现全市各部门各领域探索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及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3. 舆论监督

2021年,威海市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我台与市纪委监委联办的监督类栏目《行风热线》,全年220期节目,接听有效电话近2000个,为群众解决1000多个实际问题,深入持续地实践着“让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节目宗旨,通过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实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实实在在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纾解民困、化解矛盾,促进党声政声民声相通。

4. 对外宣传

2021年,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积极对外推介威海,提升威海影响力,电视、广播外宣对上发稿排名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发稿70条,其中《新闻联播》17条,《晚间新闻》18条,山东台发稿1500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2条,省电台上稿639条,较好完成将“威海经验”推向全省、全国的宣传任务。

三、阵地建设

1.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再造了新的采编和发布流程。改变过去以部门、栏目为单位,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着力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通过内容、形式的差异化编排,逐步建立起“一次采集、多屏分发”的机制,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2.融媒体矩阵

将门户网站威海传媒网,进一步升级改版,调整了栏目,丰富了内容,完善了功能。结合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我的威海”,进一步强大了我台的媒体矩阵。坚持移动优先,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以平台建设提升融合传播影响力,以内容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新型广电主流媒体传播矩阵进一步壮大。

移动端影响力增强。将节目生产优势与新媒体资源紧密深度融合,广电全媒体矩阵总粉丝数达1600万。其中,“我的威海”新闻客户端、威海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观威海”“听见威海”“威海头条”等融媒矩阵,以流量优势进一步放大广电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威海新闻》《直播威海》等节目,自建的新媒体账号粉丝量快速增长,不断增强广电新媒体的外延实力。全媒体矩阵效应凸现。把传统媒体的“稳”和“准”与新媒体的“快”和“活”结合起来,采取“全台联动集团作战”模式,形成传播共振效应,争取传播效果最大化。围绕开局“十四五”、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各媒体和传播端口多点同步发力、集团推进,形成大小屏联动,声、报、网、端协同发声的浩大声势,有效放大广电传播“一体效能”。

3.融媒体报道

把广电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与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刷屏热传的移动端作品。利用新华云直播平台,对国家安全教育日、威海国际艺术云交流等重大活动进行多角度、全景式、多媒体网络互动直播,线上观众累计超过2000多万人次。让先烈英魂回家活动、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等多个典型报道,在许多头部新媒体平台成为“爆款”。全年,各类新媒体作品全网总点击量超过55亿,点击量过千万的短视频作品有15条。开发的“威海红色基因图谱”微信小程序,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网络正能量项目奖。

四、服务责任

1.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开设各种新闻宣传专栏做好专题宣传,深入解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刊播政务信息、宣传惠民政策,为群众提供权威科学的信息参考;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的发布,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2.搭建服务平台

构建问政、民生服务平台,搭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贴近、快捷、权威等特点,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将老百姓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向相关政府部门转办、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助力解决百姓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直播威海》与12345热线深化联动机制建设,共接听观众热线3万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得落实。《阳光问政热线》坚持视频直播和听评员上线,推动近100件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直通12345》共录制区市、部门上线接听活动29次,按期办结市民来电2800多件次。《督促落实在行动》播发11期,节目中反映的25件疑难问题现场督办后,已经有效办结23件。

3.举办公益活动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4周年时间节点,重点策划大型公益直播节目“行千里山海 看精致威海”,全网观看总人数超过85万。“精致城市 童享威海”“潮拍千里山海”等公益宣传片点击量达5亿。

4.做好公益宣传

制作播出了“文明礼让斑马线”“疫情防控”“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珍爱环境”“森林防火”等主题公益广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五、人文关怀责任

1.  通达社情民意

坚持民生视角,回应民生关切,播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报道,服务性、贴近性不断增强。把镜头对准普通民众,采写接地气、有温度、含露珠的新闻稿件。《希望的田野》将实事办到田间地头,通过农事热线、专家服务群、网络直播等渠道,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农事问题3000人次。

2.凸显人文精神

关注社会各层面的凡人善举和感人事迹,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让普通群众成为宣传亮点,开辟了诸如《“新农人”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等一批专栏,报道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批农业带头人和致富典型,通过传递正能量内容,传播奉献爱心、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六、文化责任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做好“中国梦”的宣传。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国梦”的宣传,彰显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美德,凝聚人心、弘扬正气,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节目反响热烈、广受好评,为助推威海经济发展、弘扬社会新风尚营造了浓厚氛围。开发的威海“红色图谱”微信小程序入选省委网信办2021年“山东网络正能量创新类项目”,列网络正能量十佳创新类奖项第二名。小程序借助智能技术手段,立足互联网传播和检索需要,通过现代化新媒体手段,多视角、全景式展示威海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风貌,全面提升红色教育基地综合效能,为红色胶东(威海)城市文化品牌增添“互联网+”新名片。

2. 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精品力作诠释传统文化内涵,积极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直播威海》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采访报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3. 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发挥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节目特色,传播实用的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宣传文教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报道好新型智慧城市的生动实践;采用短视频、图片、抖音、H5、海报等方式做好各类科学知识的普及。

七、安全责任

开展编校质量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成效明显。根据省委宣传部的要求,集中开展了编校质量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排查事故隐患点10大类185个,逐条逐项进行了整改,并健全完善内容审查、考核奖惩等6项制度,受到省委宣传部督查组的肯定。

加强技术保障,有序推进电视播出高清化改造工程,顺利实现电视四个频道的高清化播出,标志着我市电视播出全面迈入高清时代。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统一指挥、协同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为建党100周年创造了安全优质、稳定有序的广播电视播出环境。

八、道德责任

2021年,威海市广播电视台进一步强化新闻媒体的道德法律责任,以建章立制、教育培训为抓手,努力做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新闻纪律、遵守职业道德、担当社会责任的大众媒体。

1. 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使从业人员自觉坚持新闻真实性准则,提高人员自律,规范采编人员行为。持续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有偿新闻行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在多次自查和上级部门的检查中,未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2. 维护社会公德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讴歌美好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二十四字”精神内涵,促进全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3. 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采编人员外出从事采访活动,要求携带并出示新闻记者证;入职时间较短、暂未考取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由老记者带领外出采访。虚心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确保渠道畅通,凡有举报投诉,必须经媒体自查和台监管部门调查,再予以回复。

九、后记

为更好地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将从以下方面改进不足:

一是党建引领夯实根基,建设充满活力的采编队伍。通过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筑牢履职尽责根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学,将理论学习与当前工作和广电实际密切结合。

二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增强新闻宣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通过基层采访、栏目策划、节目定位、活动开展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着力改进文风。通过思想教育引导采编人员把“走转改”变为自觉行动,通过制度完善保证“走转改”常态化。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及时在新闻和节目中反映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不断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五是着力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精品栏目。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节目评价标准,推动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提升现有品牌栏目,创新推出一批新节目,提升社会影响力。

    六是加大融媒体建设拓展力度。“观威海”“听见威海”等融媒矩阵,不断深耕细分市场,布局垂类矩阵,精准细分用户,在承接新媒体广告、举行新媒体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媒体增值业务,积极引导威海广电媒体开拓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临港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安全用药月”活动
下一篇:保健康防重症 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