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临港区 > 最新动态 > 正文

【实干汪疃】临港区汪疃镇:“首席专家”聚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6-10 10:32:37   来源:   

一、基本情况

汪疃镇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镇域面积103.4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2.6万人。近年来,汪疃镇始终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想,紧扣“兴人才、强支撑、促发展”目标,重点聚焦农业企业和高等院校两大主体,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脉络,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一村一人、一村一策”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唯才所宜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运作模式。现有区级乡村振兴首席专家58人,其中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4人。

乡村振兴,人才优先。人才优先,政策先行。具有科学完备的政策制度,是吸引人才聚合的先决条件。依托临港区出台的《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振兴首席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建立首席专家管理制度,从专家资格条件、选任程序、政策待遇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集“引”“用”“管”“服”于一体的乡村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努力推动乡村人才制度变革创新。

二、主要做法

“海纳百川”聚英才

强化首席专家引进

汪疃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深入实施“校地+校企”合作工程,吸引专家团队、博士学位教师,进一步拓宽首席专家招引渠道。同时,深入挖掘现代农业产业学院产学研功能,结合汪疃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引导原永兵、王永章带领专家团设立多项专项研究课题,激励更多高端人才向汪疃流动,推动更多高端技术优先在汪疃转化。

“关怀送暖”留英才

优化首席专家服务

成立专家大院,集聚优质专家资源。与中国农大、西北农科大、韩国庆北大学等国内外2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建设全国首家“现代果业专家大院”,为专家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平台。依托汪疃镇现代农业综合园区联合工会,聚合涉农人才500余名,建成职工服务阵地15个,推动各类服务事项下沉一线,构建综合高效的乡村人才“服务圈”,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领军挂帅”用人才

发挥首席专家作用

汪疃镇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引导、群众参与”的理念,利用首席专家自身专业优势,极力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水平。首席专家作为结对村庄的“新村民”,积极参与结对村庄的村级治理、集体决策,为结对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实现了多元共治与群众自治的良性循环,开创了乡村治理与村民自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成效亮点

产业升级

全链条增值增效

在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大力推广现代矮砧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威海市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推动威海市解决了传统苹果园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成功打造现代苹果种植“威海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新建苹果矮砧高密度栽培模式30余万亩,真正实现了果园机械化、精准化生产,成为我国现代矮砧苹果栽培的典范。同时,建成国家果树苗木脱毒中心,培育试验品种30多个,研发和采用脱毒技术、苹果病毒检测技术、苹果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砧木无性繁殖技术等核心技术,打造烟威地区规模最大的无毒苗木繁育基地,实现年产高质量苗木300万株,基地累计对外供苗7000万株,指导建成规范化苹果种植园500余处,占地40余万亩,有效解决苗木市场品种混乱、苗木未脱毒及品种单一等问题。

人才振兴

本土化培育体系

汪疃镇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高校支持+企业合作”的乡村人才引进培育体系,构建起“师带徒”“徒变师”梯次搭配的人才培养队伍,依托特有的人才禀赋优势,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培育乡村振兴首席专家58名,其中市级乡村振兴专家4名,培育出以祝旦璞、王世金为代表的“土专家”“田秀才”10余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田间地头课程,招引仙果仙园、花满园、鸿树林、那香山等10余个优质项目入驻,把乡村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等200余名实用人才纳入汪疃镇乡村人才信息库,培育和激励更多新型农业人从事乡村振兴工作,为人才项目产业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共同富裕

可量化效益显著

以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田园党校授课基地等依托,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点单式教育培训体系,邀请王世金、于日芬等首席专家,为党员、农民等开展各类涉农培训班200余场次,受众1万余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20余名、种粮大户28名、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1500余人,帮助100余名传统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余元。搭建智慧农业“云课堂”,平均每年为中国农业大学等5家高校、2000余名大学生开设实习实践课程20余门,真正让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们的节日•端午丨“花式”过节,体验传统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