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体育快讯 > 体育新闻 > 正文

威海市体校积极探索游泳救生员培训模式
2025-10-14 11:10:00   来源:   

近年来,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聚焦本地体育产业游泳救生人才缺口,联合行业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构建“培训-认证-就业”产教融合模式。通过双师带教、场景化实训,使参训学生职业资格证获取率超80%,为威海市游泳馆、蓝天游泳馆等输送专业人才30余人,既拓宽体育生就业渠道,又推动区域体育产业规范化发展,形成可复制的体育类产教融合典范。

威海作为海滨城市,游泳运动普及度高,市内游泳馆、水上乐园、国际海水浴场等场所对专业游泳救生员需求逐年递增,年均需求增长约15%。但市场长期存在“持证人员匮乏、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矛盾,制约了体育产业服务质量提升。

同时,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专项学生虽具备扎实游泳技能,却因缺乏救生职业技能认证与实操经验,就业方向多局限于运动员、基础教练等传统领域,职业发展路径较窄。为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破解“体育生就业窄、行业人才缺”双重难题,学校启动游泳救生员产教融合培训项目。一是联合威海市体育局、威海体育产业协会及威高游泳馆、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等12家本地知名游泳场所,组建“游泳救生人才培养联盟”。多方共同调研行业需求,制定《游泳救生员培训课程标准》,将海滨溺水救援、泳池设备应急操作等企业真实场景需求融入课程,替代传统单一游泳技能教学。二是强化双师带教实操能力。组建“校内游泳教练+企业资深救生主管”的双师团队。校内教练负责《游泳救生知识》《心肺复苏理论》等基础课程教学;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前往实训基地,开展溺水模拟救援、突发事件处置等场景化训练。三是实行“培训-认证-就业”一站式服务。与威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深度合作,培训结束后直接组织国家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考试,2025年参训学生考试通过率达80%。同时,与联盟企业签订《就业合作协议》,企业优先录用本校持证学生,2025年已为本地输送合格救生员16名,其中6人实现毕业即就业。四是扩大政策激励保障参与度。学校对参训学生实行费用优惠与补助政策:社会培训费用1780元,本校学生仅需1080元;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学校额外发放500元培训补助,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通过系列举措的实行,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在年均参训的20-30名学生中,获得国家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80%以上,掌握游泳救生核心技能(如溺水救援、急救处置等)达100%。学生就业方向从传统“运动员、基础教练”拓展至“场馆救生主管、水上应急专员、游泳培训师”等6类岗位,平均起薪较未参训学生提高20%。该项目已纳入学校“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025年延伸至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领域,预计覆盖学生100人次。这项举措为威海市补充近70%的新增专业游泳救生员,合作场馆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40%。通过定向人才培养,助力本地游泳场馆、海滨旅游等业态规范化运营,间接带动体育消费增长,形成“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学校将紧密围绕区域体育产业实际需求,精准定位人才缺口,确保培养方向与市场一致;发挥校内师资理论优势与企业导师实操经验,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无缝衔接;从培训到认证再到就业的全链条服务,提升学生参与动力与就业转化率。同时,将积极探索与青岛、烟台等周边城市体育企业建立合作,拓展学生就业区域;增设新兴水上运动救生模块,完善课程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区首届足球超级联赛激情开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