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信用卡“80年代”:开启支付结算电子化之路
2018-08-31 08:29:29   来源:威海传媒网   

1986年北京分行首批长城卡持卡人办卡申请表。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邓智雄还清晰记得申请第一张信用卡的细节。“上个世纪80年代,我交1000元保证金申请了一张金卡。当时最得意的是自己有很多机会去酒店、餐厅消费,掏出卡来刷卡消费是很有派头的。但是当时对信用卡的观念和现在不一样,对用欠银行的钱是不习惯的。”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信用卡发轫于改革最前线的广东,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支付工具开始进入中国,同时开启了支付结算的非现金交易时代。1985年中国银行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在国内率先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

  此后,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的支付方式不断迭代更新。从代理信用卡业务、到中国产生第一张信用卡、再到移动支付,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信用卡更是借助金融科技、跨界合作,迎来爆发式增长,2017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7.9亿张。

  80年代信用卡需预存备用金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的诞生,源于中行员工一次去香港探亲的经历。1984年,当时的香港,在很多商场只要向商家出示一张信用卡就可以轻松购物。甚至不用去银行,通过在机器上操作就可以凭卡取出现金。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卡片分为金卡和普通卡两种,可以进行取现和刷卡消费,并允许透支。卡片仅限于珠海一地使用,发卡范围为珠海居民和在珠海搞内联的工作人员。试办一个月,珠海分行发展了22家特约商户,发行卡片454张。

  “‘中银卡’是一张用今天的眼光很难理解的卡种,它既像今天的借记卡,需要存款,又像今天的贷记卡,也能透支。我们还是习惯地把它当做了信用卡,后来被称作了‘准贷记卡’。”信用卡专家董峥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不允许贷款给个人,中国也没有个人征信记录,所以持卡人要先开立存款专户,存入足额备用金后才能使用。

  在珠海试发行“中银卡”后,198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了全国第一张长城信用卡——长城卡,首先在北京地区试发行。这张信用卡以外汇券为结算货币,发卡对象主要是外国长期驻华机构及个人,三资企业及个人,国内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短期来华外宾、港澳台同胞及国内机构或个人。

  除了要求先开立存款专户、存入足额备用金,信用卡的申请还有其他的门槛。

  “早期的信用卡对申请者的审核比较严格,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经过审查、核查,符合条件了才能成为持卡人。”北京市民蔡振兰先生回忆,其在使用信用卡支付住宿费用、机票费用时,总是会迎来异样的眼光,“大家都觉得新鲜、羡慕。”

  蔡先生在1987年办理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如今有10余张信用卡。“我是去广州出差,包被小偷划了一个大口子,虽然东西没丢,但是下定决心办一张信用卡。早期的信用卡可以刷卡、异地取现等,出差再也不用担心钱的安全问题了。”

  陈女士的父亲也是较早使用信用卡的用户。“我爸当时在北京友谊商店刷了第一笔信用卡,他挺惊喜。后来去上海出差,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场也能用。当时信用卡就有了‘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感觉。”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多宝解散?中弘:加多宝集团仍存续
下一篇:严查下仍抬价抢房 机构收房隐现盈利逻辑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