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万物勃发。当下正值果园建设管理的黄金时期,广袤的大地春光正好,果园里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走进威海市临港区草庙子镇垛岭村,机器的轰鸣声、果农们与市人大选派第一书记李毅的栽种技术讨论声交相呼应,共同奏响了高效果园的进行曲。“今年在市人大的帮扶下,我们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提升改造将近13亩。现在咱们正在种植的是新上线的爱妃苹果,采取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正在进行树苗栽植工作。”第一书记李毅望着眼前正在改造的高效果园,眼中满是憧憬。
连日来,在垛岭村老旧果园改造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正来回穿梭作业,为果树送上所需要的有机肥料。果农们紧密配合,两两一组,有的忙着运送肥料,有的在施有机肥,还有的奋力培土、拉线、定植、栽种……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随着一棵棵优质品种树苗的栽种,果园的老旧换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前的果园由于栽植的时间久远,不便于机械操作。咱们现在采取的都是宽行密植,行距一般是4米左右,株距1米到2米。这样的话能够让它早结果早丰产,便于机械化操作。”李毅说。“通过低质低效果园的改造提升,不仅能够提升咱们果园的经济效益,也将为垛岭村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村果农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后续我们还将持续推动果园改造,带动全村果农让这些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在市人大的帮扶下,草庙子镇坚持农村产业品质提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依托苹果干加工、蓝莓大棚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和品牌化结联“共富模式”,高标准打造高端果品种植、果干加工及售卖、特色养殖“三大板块”,构建起以农业项目助推农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新格局,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