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家庭林场”治荒山变绿洲
2013-08-26 08:29:05   来源:威海传媒网   

主持人:在吉林省通榆县,风沙一直是困扰当地百姓的难题。土生土长的兰海军在走出家乡之后,又回到家乡,埋头种树。终于把“荒山”变 “绿洲” 。今天的“地球绿飘带”系列报道,我们就来看看造林人兰海军,和他的“家庭林场”。

同期:新兴乡东太村村民 孙胜才

原先那家伙,就在我家大门那块儿往出走,那才几米呀,根本就看不见人都,那沙子就刮到那个程度,就我家院里年年都得拉土,就是风穴的都给你穴出去,风那么大。我家房子的瓦都能刮掉了。

同期:东太村社主任 贾和平

开四轮子戴头盔,咱们说近了要是三五米看不见人那是瞎话,要是超过十米以外的根本就看不着人。我说的一点都不带差的,都睁不开眼睛。

解说:这是吉林省通榆县新兴乡东太村村民对风沙来时的描述。

土生土长的兰海军也深知家乡的环境恶劣,多年在外挣了钱回到家,又看到风沙来时的可怕、坨子地的闲置、庄稼的减产甚至被毁,兰海军的心里萌生了种树的念头。

同期:兰海军

当初就是我从小就在这土生土长在这长大的,20多岁出去的,出去连养车啥的挣点钱,我回来的时候看到咱么这边的风沙。我走的时候吧,还小,没有认识到。后几年回来的时候看见风沙特别大,而且我看到一些残次的林地还是荒山呀,都没有经济效益,都是搁置的状态,老百姓多少年也不出钱,也种不了地。一是回报家乡,再就是效益呢,得个十年二十年的,当时也没有考虑太多。

解说:新兴乡东太村老一点的村民都有过种树的经历,但是,近些年在坨子地上种树的再也没有了,因为种了也不活,何必费时、费力还费钱呢?多数开垦出来种树的坨子地都在搁置。

同期:新兴乡东太村村民 孙胜才

就在那放着,栽树也不活呀,这些年就在那扔着。

解说:搁置的坨子地不能改善环境不说,而且农民得不到收益。2009年正值当地鼓励植树造林,提出“改变生态环境,净化美化家园”的口号。兰海军第一年流转了农民土地70公顷用来植树造林。

然而东北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季刚刚露头的小苗常被大风拍死,春耕时遇到连续的风沙,一块地毁种三四次是很常见的事儿,不光增加成本,严重影响粮食的产量。

同期:新兴乡东太村村民 孙胜才

增加成本了,那还不是一点呢,我说的都是甸子地,坨子地你就不用寻思了。你要是种早一点,基本上无论你种什么玩意,就挑一点挖坑,风打不着的地方能剩下,要不然都剩不下,基本上都给你刮没了。

解说:第一年兰海军经验不足。贫瘠的沙土地上种树成活率本就不高,还遭遇了风沙的侵袭。一场风沙过后,树倒了很多,找人又是扶、又是埋,大大增加了成本,超出了预算。成活率只有60%左右。兰海军默默地总结着经验。

同期:兰海军

当时我的哥哥,我的爱人都反对我,说咱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们不能栽这玩意,我哥哥我姐姐都在这,都不同意。说老百姓都栽了多少年了,都不行。

解说:然而,一向做事不服输的兰海军却坚信:树,一定能种活。

兰海军总结,自己承包的都是荒山、残次林和低质林地,连年的干旱,挖地三尺不见湿土,别说栽树,就连草都不爱长,要保证树的成活率就得翻地、整地、打井、立电线杆、安装变压器、盖管护房。为此,兰海军在林地打了10眼井、安装两台变压器、立22个电线杆、盖了96平方米的管护房、翻地、整地、雇工人、购树苗、栽树全套下来,共投入135万元。终于,付出换来了回报,70公顷的林地补种以后成活率达到了95%,大大超出了当地县林业部门的验收标准。2010年,在乡亲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兰海军又承包了65公顷的荒山、残次林和低质林地,验收成活率在96%以上。现在,兰海军个人造林面积达到500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以14000元从农民手中承包下来。

同期:兰海军

就是最近这几年,因为我的带动,咱们的老百姓有六七百户造林,老百姓以前造林是怎么的呢,我不让它活,我不是为了栽树,我就是为了种地,我把树都种死了,不让它活,就这几年通过我的带动,他们也都把树往好了种了。

解说:站在兰海军这500公顷的林海最高处,看着汪洋的“绿海”,一个深呼吸,甚至想吸走这里所有的空气,美丽心情油然而生。

同期:东太村社主任 贾和平

我们那种苞米种高粱的全得了,挺好的,人家自己都说,感谢这树起来了,要不然又完了。

解说:贾和平说,风沙小了,环境好了,种粮也得了,树越长越绿、越长越大、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而兰海军,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做着看似普通的事情,却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500公顷的林海。除了每个月去长春一两次看望妻子和女儿,其余的时间,兰海军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种树的事业中来,计划栽到1000公顷。兰海军托起的这片绿改变了环境,治理了风沙,也让当地的农民看到了辉煌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姜明明长春报道。(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焦点访谈》违章建筑也疯狂
下一篇:公务员考生总分第一 却因长痘被刷下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